|
在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AI、AR、VR、3D、5G等技术一定会为教育创新赋予更多的能量,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2022年10月28日,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要在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一批基于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数字课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敬杰表示,在职业学校,虚拟现实技术在危险性高、现场安排实习困难以及教学中涉及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等专业领域应用较多,有利于满足学生操作训练需求,同时通过沉浸式感官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应用为王,让师生感到数字化资源确实能用、真的好用、随时爱用。”把师生应用数字化资源多不多、好不好、深不深作为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由此倒逼教育教学改革。 |